導讀:中臺的研發(fā)、銷售、實施交付,對于IaaS商、SaaS商,都是個很難的難題。如何銷售規(guī)?;?、實施規(guī)模化、營收規(guī)?;窟@是新課題。
2002年,貝索斯提出六大天條,不管內(nèi)外,只能拿服務接口來訪問,不遵守規(guī)定者,開除。
2006年,AWS商用。
(1)2009-2011:創(chuàng)始
2009年,盛大、阿里、新浪,均開始搞云
創(chuàng)業(yè)三小強:七牛(2011)、Ucloud(2012)、青云(2012)。
(2)2012-2014:阿里云建制到位
2012,阿里云強上天貓聚石塔。
然后王堅開始隱退,2013年,三豐(姜鵬)、菲青(王文彬)搞了一段時間。
2013年,章文嵩擔任阿里云技術負責人。
2014年,胡曉明擔任阿里云總裁
(3)2016年:全民做云
2016年,AWS、Azure都曲線進入中國。
2016年,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電子商務公司,均宣布正式地、戰(zhàn)略性重型投入資源地做云計算業(yè)務。
2016年,幾個并購大佬如紫光、海航、萬達,也都宣布搞云計算。
2016年,電信運營商、金融大佬,也都宣布搞云計算。
2016年,阿里云技術負責人章文嵩離職,入職滴滴,建立滴滴云。
金山云借直播風、小米力,自持圖片中間件、視頻中間件,黑馬異軍崛起。
(4)2017年:華為云浪潮云對決城市云
2017年,華為云提升為一級BU。
2017年,浪潮云正式成立。
華為云、浪潮云,正式扎入城市(政府)云,在各個城市建立當?shù)卦苹?。浪潮自持的是有政務應用,華為云自持的是有智能物聯(lián)城市解決方案。雖然他們都有很好的政府關系資源,也都有多年的硬件組裝制造能力和出貨量。
2017年,阿里云營收突破100億人民幣。
但是,2017年,OpenStack創(chuàng)業(yè)云,紛紛抱大腿,或者扎大行業(yè),或者衰落。
2017年,Docker創(chuàng)業(yè)云,也紛紛抱大腿,或者扎大行業(yè),或者衰落。
這值得思考。
(5)2018年:阿里云騰訊云兩大佬層層加碼
2018年,騰訊云提升為一級BU,還融合了地圖、搜索、智能硬件。
2018年,張建鋒擔任阿里云總裁,并融合了智能硬件、YunOS。胡曉明擔任螞蟻金服總裁。
阿里投資、騰訊投資,都紛紛投資占股企業(yè)行業(yè)解決方案廠商。阿里云、騰訊云,這兩個巔峰對決在層層加碼。
2018年,幾個并購大佬紛紛把云計算業(yè)務吐出。
2018年、電信運營商、金融大佬,在搞云計算業(yè)務方面也開始興意闌珊。
(6)2019:不是分水嶺
遍看牌桌:
1、外國云:AWS、Azure。隨中國企業(yè)出海不錯
2、中國云:阿里云、騰訊云
3、城市云:華為云、浪潮云。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經(jīng)濟大風等著他們呢
4、互聯(lián)網(wǎng)云:金山云、UCloud
有人說,中國云計算該進入收牌分水嶺了。
我不認同這句話,那得看著三個難兄難弟:百度云、京東云、網(wǎng)易云。他們?nèi)齻€有了定性結(jié)局,才能真正說明中國云計算該進入收牌風水嶺了。這三個難兄難弟是風向標、消息樹。
這三個大家伙,都有金主爸爸,還得看3年(2019、2020、2021)。
而這三年,也是中國企業(yè)SaaS很重要的三年。抓住這三年紅利窗口期,真正血洗收割市場如入無人之境的時候,才到來。
中國的IaaS和中國的SaaS同時成熟,這個現(xiàn)象有意思。
而中國IaaS和中國SaaS終究會遇到一起,有一場惡戰(zhàn),那就是PaaS(通用技術PaaS【數(shù)據(jù)平臺/AI平臺/IOT平臺】、集成PaaS、應用PaaS)。有人說,這叫中臺。有中臺,才有生態(tài)。
但是,中臺的研發(fā)、銷售、實施交付,對于IaaS商、SaaS商,都是個很難的難題。如何銷售規(guī)?;嵤┮?guī)?;I收規(guī)?;?這是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