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制衣公司 Staff Jeans 在其工廠和配送中心采用 RFID 實現(xiàn)服裝單品級追蹤,現(xiàn)在該公司位于雅典最大的商店進一步在收銀臺采用 RFID 技術,提供增值服務。公司還對 RFID 系統(tǒng)增加智能購物功能,配合店內 RFID 視頻屏幕使用,及 RFID 結帳臺和針對于退貨的 RFID 產品識別方案。
公司最初于 2008 年年底實施 RFID 倉庫管理系統(tǒng),在 Larissa 市一個配送中心實現(xiàn)貨物接收、分揀和運輸過程的自動化 - 據項目集成商 SENSAP 的主理合伙人 Panos Dimitropoulos 稱。09 年,公司重新設計這套系統(tǒng),標簽讀取率達到 99.5%,他稱,Staff Jeans 選擇在 2010 年年初擴展這個應用,現(xiàn)在所有制造的服裝都已貼標。公司最近 6 個月對分揀和包裝過程中用到的移動閱讀器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并優(yōu)化處理大量貼標物品 RFID 系統(tǒng)。Dimitropoulos 預計,Staff Jeans 每年將采用 800,000 個標簽。
從本月初開始,Staff Jeans 開始實施 RFID 系統(tǒng)的下一階段,預計于 2011 年 3 月啟動 - 是 RFID ROI SME 項目的一部分。RFID ROI SME 是一個歐盟贊助的項目,用于展示 RFID 如何提升小型公司生產力。
據負責 Staff Jeans 物流部門的 Arsenis Apostolakopoulos 稱,公司計劃為其顧客提供一個自我購物服務的機會。購物者首先需要登記這項服務,利用細繩將一個無源 EPC Gen 2 RFID 標簽掛在脖子下。如果顧客提供了自身的基本信息,如尺寸,他們可以收到關于可能適合他們服裝的特定建議。當顧客在店內瀏覽,經過安裝在墻壁上的一個視頻屏幕時,附近的 Impinj Speedway 閱讀器將讀取 RFID 標簽,及顧客手里任何物品的標簽。這個信息經由商店后端數據庫被處理,物品的庫存相片將顯示在屏幕上,提供服飾搭配的建議。公司計劃在店建立兩到三個 RFID屏 幕。
結帳時,一位店員將在收銀臺掃描每件物品的 RFID 標簽,殺死標簽的某項功能,使顧客經過一個防盜檢測門時不會觸發(fā)任何警報。標簽購買后仍保持在衣物上,如果顧客稍后決定退還衣服,標簽將作為服裝的來源證明。
“標簽幫助我們了解顧客退回的衣物是在商店或在線購買”,Apostolakopoulos 稱。
用于收貨、分揀和運輸的 RFID 系統(tǒng)
最初,SENSAP 向 Staff Jean 提供一套自動識別系統(tǒng),用于追蹤公司每天處理的上千套服裝。由于服裝行業(yè)流行趨勢變化迅速 ,零售銷售周期短,公司必須在其 Larissa 配送中心對它每天接收到,來自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中國制造廠的服裝進行記錄。采用 RFID 之前,單單服裝清點,手寫記錄接收貨物的清單,配送中心就用到了 15-20 位工人。
配送中心必須在貨物到達 48 小時內,為旗下商店和其它零售商運營的商店的訂單配貨。為了加快貨物處理時間,配送中心的工人將已貼標的服裝(生產時貼標)送經一個閱讀器通道?,F(xiàn)在,配送中心每天可處理 1萬多件物品,而員工數量更少。據 Dimitropoulos 稱,每件服裝的 RFID 標簽含一張采用 Impinj's Monza 3 芯片的 UPM Raflatac Satellite RFID 標簽。Satellite 標簽的天線設計具備近遠場讀取功能。配送中心采用一臺 Printronix SL4M 打印編碼機對每張 RFID 標簽寫入 96 字節(jié)的 EPC 碼,包括全球貿易物品序列碼 (SGTIN),標簽還打印相關的條碼和文字信息。配送中心將標簽、服裝原材料和訂單關到制造廠。工廠將 RFID 標簽貼在成品上,如皮帶和牛仔褲等,再將這些服裝放置在箱子內,運送到 Larissa 配送中心。

為確保能讀取所有服裝的 RFID 標簽,RFID 通道安裝遠近場天線
當貨箱送達配送中心時,Dimitropoulos 稱,工人在每個箱子外部粘貼一張 RFID 標簽,接著將箱子送經一個配有 6 支天線(兩支近場和四支遠場,從而保證 99.5% 的讀取率)的閱讀器通道。一旦服裝和箱子標簽的 ID 碼被讀取,計算機系統(tǒng)將各件服裝及其裝貨箱相對應。系統(tǒng)還生成各個箱子的服裝清單,自動將這些貨物分配到特定分揀或存儲區(qū)域。安裝閱讀器通道附近的顯示屏顯示箱內衣物的圖片,幫助工人清楚地查看貨物的存儲點。

在配送中心,工作人員采用一臺 Printronix SL4M 打印編碼機對每張標簽寫入一個 96 字節(jié)的 EPC 碼,并打印相關信息
由于各個貨箱的所有物品被識別,工人無需再打開箱子檢測貨物,直接將它移到分揀、包裝或存儲區(qū)。系統(tǒng)提供所接收貨物的清單、各個貨箱內容的描述及分流或存儲的指令。
下一步,工作人員開始對零售商店的訂單進行配貨。訂單上傳到計算機系統(tǒng),系統(tǒng)查看倉庫現(xiàn)有的貨物,決定哪些訂單可以立即完成。據 Dimitropoulos 稱,計算機系統(tǒng)依靠算法來優(yōu)化分揀系統(tǒng),接著生成包裝清單,發(fā)送到含 RFID 閱讀器的手持機上。
工作人員查看手持機上物品清單, 通過貨箱號碼,了解去那里尋找特定貨物。當工作人員取一個箱子時,他或她采用手持機讀取貨箱的 RFID 標簽,及所有取走貨物的標簽。Staff Jeans 大約有四臺手持機用于揀貨,由 Nordic ID 和 Intermec 兩家制造商提供。
工作人員將分揀出的貨物放入運輸箱,并在各個箱子上粘貼一張 RFID 標簽,再關閉貨箱,將它送經同一個閱讀器通道。這個過程可以讓系統(tǒng)再次檢測顧客的訂單是否正確配貨。
當確認完訂單的準確性,箱子被放在貨盤上。在裝上卡車,準備運輸前,箱子及其里面的貨物再次被識別,確保訂單的完整性和正確性,Dimitropoulos 解釋稱,員工可能會從一個箱子取出貨貨,來補充另一個箱子。
“這套 RFID 系統(tǒng)幫助我們了解哪個訂單還沒完成配貨” Dimitropoulos 稱。絕大多數情況下,當將服裝從一個訂單移到另一個訂單,工作人員會采用一臺手持閱讀器升級系統(tǒng)信息。然而,他稱,有時員工匆忙中也可能漏掉這個步驟。
由于這個問題,箱子在最后運輸前被再次被移經通道閱讀器 ,確保訂單的準確性 - 運輸貨物與系統(tǒng)生成的運輸清單一致。
為了提高通道讀取率,項目組頗費時間,Dimitropoulos稱,由于各個箱子里的許多貼標物品含金屬,會干擾到讀取。采用原先的閱讀器硬件設計,讀取率大約為 85%。但經過重新設計通道,采用 UPM Raflatac 的 Satellite 標簽,他稱,SENSAP 極大地提高標簽讀取率。重新設計的系統(tǒng)包括近場天線、Impinj 的 Speedway 閱讀器,及 MTI Wireless 的遠場天線。
這套方案完美地結合了閱讀器、閱讀器天線、距離和閱讀器天線的方位、天線材料,及標簽天線設計和材料,Dimitropoulos 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