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聯網產生的海量數據以及存儲這些數據的需求,給存儲工程師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然而,應對這一挑戰(zhàn)也推動了存儲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與云存儲相關的技術。
物聯網(IoT)可以說是過去十年出現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經過多年的猜測——還有一些人擔心我們現有的計算和存儲基礎設施無法處理——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充滿了聯網、互聯設備的世界。
物聯網產生的海量數據以及存儲這些數據的需求,給存儲工程師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然而,應對這一挑戰(zhàn)也推動了存儲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與云存儲相關的技術。正如我們將在本文中看到的,物聯網和云存儲存在一種共生關系,其中一項技術的進步推動著另一項技術的發(fā)展。
物聯網與云:共生關系
為了理解物聯網和云存儲之間的關系,有必要思考物聯網的歷史。具體來說,當物聯網最初被提出時——即使作為一個理論系統(tǒng)——發(fā)展的主要限制總是被視為數據存儲和處理。甚至在十年前,我們就有必要的技術通過互聯的傳感器和設備網絡收集數據;問題是如何以及在哪里存儲和處理這些數據。
這就是云存儲的用武之地。由于云存儲范式充當了數據存儲在硬件上以及這些硬件設備被物聯網設備“看到”的方式之間的“抽象層”,云存儲為物聯網開發(fā)人員提供了一種強大、靈活和敏捷的方式來處理物聯網數據。在最好的云存儲系統(tǒng)中,開發(fā)人員甚至可能不知道數據在以物聯網為中心的云之間流動的方式,因為這個過程的復雜性隱藏在自治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
云存儲和物聯網之間的關系如此接近,以至于一些分析師將其視為一種共生關系。這種創(chuàng)新還將為那些能夠利用這種創(chuàng)新的公司帶來重大收益。研究表明,到2026年,物聯網服務的全球市場將超過1萬億美元。這種市場擴張將需要類似的物聯網和云存儲基礎設施的擴展。
云存儲模型
過去十年中,現實世界物聯網網絡的出現推動了創(chuàng)新云存儲模型和解決方案的發(fā)展。物聯網網絡不僅需要巨大的存儲空間,還需要能夠快速訪問數據。這意味著,當涉及物聯網網絡時,數據存儲的“傳統(tǒng)”模式(即數據存儲在一個地方,即遠程主機上)很快就不再使用了。
取而代之的是,這種傳統(tǒng)模式被大量云存儲架構所取代,每個架構都旨在提供必要的容量和速度,為物聯網網絡提供動力。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看到了四種這樣的架構:
無服務器存儲:近年來,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使用越來越流行,特別是對于開發(fā)物聯網系統(tǒng)的公司。在這個模型中,云存儲系統(tǒng)的復雜性對數據所有者是隱藏的,數據所有者使用軟件界面來管理數據?;旌洗鎯Γ哼@是一個術語,用于描述將私有云存儲和公共云服務提供的存儲混合在一起的存儲基礎設施。多云:這是一個類似于混合存儲的模型,但更強調跨多個云復制數據,以提高安全性和增強彈性?;旌显疲夯旌显骗h(huán)境結合了私有云和公共云,這允許更容易的定制和更低的成本。
每種模型都適用于不同類型的物聯網系統(tǒng),而且每種模型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然而,作為一個整體,這些云存儲架構幾乎獨力避免了許多開發(fā)人員擔心的當物聯網網絡成為主流時會發(fā)生的存儲末日。
邊緣存儲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云物聯網存儲的創(chuàng)新并未停滯。事實上,新技術一直在出現,其中一些技術的出現是物聯網網絡需求的直接結果。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當前人們對邊緣計算和存儲的興趣。
“邊緣計算”的概念非常簡單——它是一種在數據產生和需要的地方附近存儲和處理數據的模型。實現這個系統(tǒng)需要在邊緣處設置處理能力,還需要存儲基礎設施。
然而,隨著許多公司致力于這項任務,邊緣存儲似乎不可避免地將成為物聯網存儲的下一個范式。業(yè)內專家同意;在2019-2023年全球前沿基礎設施預測中,我們注意到“前沿基礎設施將成為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服務器和存儲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之一?!?/p>
未來
作為企業(yè)主,物聯網網絡和新穎的邊緣存儲模式的出現首先意味著一件事:可能是時候考慮為邊緣計算升級您的存儲基礎設施了。當代云存儲提供商能夠提供靈活、可擴展的云存儲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的速度足以運行最先進的物聯網網絡,同時確保邊緣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