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三大運營商2018成績單出爐:天花板下的用戶爭奪戰(zhàn)能走多遠?

2019-01-23 09:10 通信產業(yè)網
關鍵詞:運營商物聯網

導讀:日前,三大運營商已前后公布了2018年12月份運營數據。至此,三大運營商的2018“成績單”出爐,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增長拔得頭籌,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增長傲視固網雙雄。

日前,三大運營商已前后公布了2018年12月份運營數據。至此,三大運營商的2018“成績單”出爐,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增長拔得頭籌,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增長傲視固網雙雄。

據公告,在移動業(yè)務方面,截至2018年12月,中國電信用戶數有3.03億,全年累計凈增4304萬;中國移動用戶數有9.25億,全年累計凈增3787萬戶;中國聯通用戶數有3.15億,全年累計凈增3087萬。

其中,中國電信4G用戶數有2.42億,全年累計凈增6039萬;中國移動4G用戶數有7.13億,全年累計凈增6314萬;中國聯通4G用戶數有2.2億,全年累計凈增有4505萬。

固網寬帶方面,截至2018年12月,中國電信用戶數有1.46億,全年累計凈增1226萬;中國移動用戶數有1.57億,全年累計凈增4400萬;中國聯通用戶數有8088萬,全年累計凈增434萬。

移動用戶:中國電信異軍突起

從三大運營商報告來看,中國電信移動業(yè)務增長得最為明顯,不僅移動用戶總數突破3億大關,無限逼近中國聯通,而且全年累計凈增4304萬,也是三大運營商中最多的。

在關鍵性的4G業(yè)務指標中,中國電信亦不落后,其4G用戶全年累計凈增6039萬,僅比中國移動少不到300萬。

顯而易見,在移動業(yè)務,乃至4G業(yè)務方面,中國電信的2018年成績單令投資者相當滿意。

盡管在經歷混改之后,中國聯通業(yè)績恢復增長,但是從用戶增長情況來看,其依然是三家運營商競爭實力最弱的一方。在移動業(yè)務上,中國聯通一直是業(yè)界老二,但是從2018年的發(fā)展來看,4G用戶數早早落后于中國電信之外,移動用戶總數很快就要被中國電信反超――不出意外,這一時間點就將發(fā)生在2019年1月或2月。

中國電信移動業(yè)務發(fā)展之所以迅速,業(yè)界人士普遍認為,無外乎亮點,一是套餐資費頗具吸引力;二是對第二卡槽的爭奪較為給力。

事實上,在重耕800M低頻段資源之后,中國電信的網絡覆蓋和質量都提升較大,口碑要好于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基本相當。在此基礎上,中國電信又較早的推出性價比較高的大流量套餐、家庭融合套餐,取得了一定的先發(fā)優(yōu)勢,特別是限制較少的大流量套餐,讓應用范圍僅局限于某家或某幾家互聯網公司應用APP的互聯網套餐性價比大打折扣。這從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原有互聯網套餐產品的基礎上,迅速跟進推出大流量套餐的行為中便可見一斑。

盡管在手機功能支持上不占優(yōu)勢,但是中國電信還是盡量以較為優(yōu)惠的方式爭奪了不少雙卡雙待智能手機用戶的注意,尤其是以較低的價格推廣副卡業(yè)務,進一步綁定了家庭用戶和第二卡槽用戶,從而提升了其4G用戶的數量和滲透率。

寬帶用戶:中國移動“野蠻”增長

在固網寬帶業(yè)務方面,中國移動的發(fā)展速度有目共睹,2018年全年有線寬帶用戶累計凈增4400萬,是另外兩家運營商累計凈增用戶數之和的二倍。

當然,中國電信在披露數據的同時強調,除了上市公司之外,其母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尚有部分有線寬帶用戶。截至2018年12月底,兩者總數合計為1.70億戶。據中國電信上市公司章程,該公司在北京、上海、江蘇等21?。ㄗ灾螀^(qū)、直轄市)經營第二類基礎電信業(yè)務中的固定網國內數據傳送業(yè)務、用戶駐地網業(yè)務、網絡托管業(yè)務(比照增值電信業(yè)務管理)。這意味著,中國電信在國內其他10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用戶駐地網業(yè)務并不在上市公司業(yè)務范圍內,也就是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經營。因此如果從全國范圍內來看,中國電信有線寬帶用戶數依然是最多的。

但是,如果從上市公司層面上來看,中國移動的固網寬帶用戶數早在2018年10月就已經超越了中國電信,加上中國移動比較強勁的增長優(yōu)勢,2018年之于中國移動固網寬帶業(yè)務而言,成績還是不錯的。

其實,中國移動固網寬帶業(yè)務的高速增長,與其較激進的推廣策略有很大的關系。據悉,中國移動一直在全國范圍內“免費”推廣寬帶業(yè)務,只要是中國移動4G套餐用戶,都可以安裝該公司的固網寬帶,顯然這一策略對其他兩家運營商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但是,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樣的策略并非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在“提速降費”的大背景下。據悉,中國移動2018年前三季度營運收入同比下滑0.3%,通信服務收入僅同比增長0.6%。這充分說明,在用戶基本飽和的情況下,僅依靠“價格戰(zhàn)”越來越難以維持運營商的業(yè)務增長。

也正因此,三大運營商在前不久召開的2019年工作會議上不約而同地強調要“高質量的發(fā)展”。

為此,《通信產業(yè)報》(網)總編輯辛鵬駿認為,在完全普及率條件下,簡單的用戶發(fā)展,已經是運營商之間低價競爭的“窩里斗”,你的用戶搶來,他的用戶搶去。如果說移動業(yè)務還增長一些一人多號的“名義”用戶,則寬帶用戶大部分條件下是“此消彼長”。如何實現高質量用戶發(fā)展和用戶的消費升級,才是運營商高質量競爭關鍵。此外,在傳統業(yè)務用戶發(fā)展觸及“天花板”下,聚焦公有云混合云服務客戶數、物聯網連接數,更有戰(zhàn)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