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于目前可溯源的蔬菜種類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成都市食安辦計劃將溯源范圍擴大到種植散戶,如何實現溯源?散戶需要達到什么標準才能加入溯源系統(tǒng)?記者近日采訪了政府和超市相關方面。
由于目前可溯源的蔬菜種類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成都市食安辦計劃將溯源范圍擴大到種植散戶,如何實現溯源?散戶需要達到什么標準才能加入溯源系統(tǒng)?記者近日采訪了政府和超市相關方面。
操作簡便 信息全保存
蔬菜溯源如何實現?為溯源系統(tǒng)提供技術支持的臺灣某公司技術經理唐莊越向記者演示了全過程。
彭州市百信蔬菜基地成為溯源試點之一。隨后,針對蔬菜各個生長期,基地工作人員分別使用苗床卡、種苗分發(fā)卡和農田卡記錄生長階段,記錄數據包括蔬菜品種、藥品和化肥種類、使用劑量、生長周期以及操作者等。蔬菜成熟后,采收、運輸和銷售過程也會被依次記錄在案。采收時的天氣和采收者,運輸車輛車牌號和司機姓名,在哪個超市銷售……都可以通過溯源碼查到。“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一查信息鏈,就可以追溯到責任方?!碧魄f越說。
“操作也很方便?!碧魄f越在手柄機上輸入了種苗的相關信息后,用紅外線掃描了 “苗床卡”,“嘀”聲之后,信息就已經錄入手柄機并自動傳送至后臺服務器。“一般都是技術人員進行操作,不會給基地農戶造成任何困惑?!?/FONT>
散戶溯源 過程更精簡
隨著溯源農產品工程的擴大,農產品的來源范圍也將逐漸擴大。成都市食安辦負責人李波告訴記者,從2011年1月開始,即將面向彭州、雙流等地的小規(guī)模蔬菜供應商,讓溯源系統(tǒng)惠及更多種養(yǎng)散戶?!懊髂瓿啥际袑沿i肉和蔬菜可溯源納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屆時,成都市4個批發(fā)市場,50%的農貿市場,86家成都市大型餐廳,都將成為‘一葷一素’(豬肉和蔬菜)溯源工程的主力?!?/FONT>
唐莊越說,面向散戶,由于成本和技術等限制,溯源階段不可能像基地那樣詳細。
據悉,可能試行的辦法是,給每個通過前期考察的供貨農戶發(fā)放身份確認卡,收購商只會按照卡上規(guī)定的品種收購該農戶的蔬菜,之后的溯源過程都按照基地操作標準進行。李波透露,散戶農產品溯源的具體條例和措施將在明年2月底之前出臺。
認證農產品 進入更優(yōu)先
李波透露,根據成都市食安辦相關規(guī)定,溯源系統(tǒng)選擇農產品的標準參考《關于成都市蔬菜、水果和食用菌三類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的實施意見》。其中首先考慮的農產品包括:認證有效期內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
未經認證的三類食用農產品,可憑本批次產品質量合格檢驗報告復印件和縣級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或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村委會、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主體或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出具的產地證明加入溯源。列入 《實施檢疫的植物及植物產品名單》(農業(yè)部公告第1216號)的,還應出具檢疫證書。
未取得任何認證或無任何產地證明、產品質量合格檢驗報告的三類食用農產品,由市場開辦方設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或委托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三類食用農產品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可以加入溯源系統(tǒng)。